July 14, 2023
【請按此參閱原文】
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 PD)是第二常见的神经退行性疾病,在中国约有两百万帕金森病患者。帕金森病的病理特征表现为错误折叠的α-突触核蛋白(α-synuclein)的异常堆积以及中脑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的变性死亡。帕金森的临床表型包括多种运动和非运动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目前针对疾病的治疗方案主要是对症治疗,因此开发能够减缓疾病进程的神经保护药物具有重要科学和医学意义。自噬是细胞清除异常聚集蛋白和衰老受损细胞器的重要质量控制机制。自噬功能的损伤是衰老的标志,也是帕金森病的重要病理特点。因此修复和增强自噬活性有望成为治疗帕金森病的新策略。
钩藤是治疗帕金森病的常用中药,然而其治疗帕金森病的有效成分和药效机制并不清楚。香港浸会大学中医药学院李敏教授和澳门大学中华医药研究院路嘉宏教授课题组基于前期的研究基础,在帕金森病果蝇模型和小鼠模型中系统验证了柯诺辛碱B增强自噬,促进α-synuclein清除,并改善帕金森病动物模型相关表型的药理活性。此外,文章还揭示了柯诺辛碱B通过直接结合HMGB1/2,增强PI3KC3激酶活性诱导自噬的独特药理作用机制。该研究为钩藤治疗帕金森病的临床疗效提供新的实验证据,亦扩展了对自噬调控分子机制的认识。
该文章发表在《药学学报》英文刊(Acta Pharmaceutica Sinica B)2023年6期。澳门大学博士研究生朱琪,广州中医药大学宋聚先研究员和澳门大学博士研究生陈佳悦为该文章的共同第一作者,香港浸会大学中医药学院李敏教授和澳门大学中华医药研究院路嘉宏教授为该文章的共同通讯作者。
该研究工作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基础与应用基础研究基金、澳门科技发展基金、香港医疗卫生研究基金和香港研究资助局优配研究基金等的资助。
Copyright © Mr. and Mrs. Ko Chi Ming Centre for Parkinson’s Disease Research. Privacy Policy